本文作者:DurkBlue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推荐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摘要: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,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特定的记忆。人们也在尝试着以不同的方式留住这个地方的“过去与现在”。而手机相册里温存的记忆,往往是最真实、最容易触及人心的。以最朴素的摄影,留...
在一个地方待久了,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特定的记忆。人们也在尝试着以不同的方式留住这个地方的“过去与现在”。


而手机相册里温存的记忆,往往是最真实、最容易触及人心的。以最朴素的摄影,留下最真挚的情感,是手机摄影师陈惜惜记录的一种方式。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1张
和影子告别 Farewell of the Shadow 


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手机摄影师——陈惜惜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2张

陈惜惜
[Tan Siok Siok]

"
出生在新加坡的陈惜惜,是原Discovery频道亚洲区监制,现如今在北京工作居住。没有接受过专业摄影培训的陈惜惜,通过自己对摄影艺术的理解,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,她于2012年开始,进行一项创意挑战,即每天用iPhone拍摄北京胡同点滴生活的照片,并分享一张到朋友圈。

她在2017年出版了《人在北京》《北京:城与年》这两本书。其中, 她与作家宁肯的跨界合作作品《北京:城与年》更获得了2018年鲁迅文学奖。
"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3张

Two Levels of Heaven 上下皆是天堂



时代在发展,而城市的记忆未曾褪色,总有人在以自己的方式,自己的行动,将每一个平凡而美好的瞬间留存下来。

像许多海外华人一样, 陈惜惜对北京有一种特殊情怀,她在胡同光影里寻找的是视觉符号,历史中的北京, 文学里的北京,她个人心中的北京。

这也是为什么她的多数作品里,经常可以看到发生在北京胡同里的故事和人物的原因。

她很喜欢拍胡同里的自行车,虽然北京早就不是自行车王国了,她在胡同的每个转角处还依然不断寻觅自己儿时想象中的北京。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4张

《电动车》-- 电动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仿佛长了一双翅膀,说不定骑着骑着,就能飞上天呢。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5张

City of Light and Shadow

透过手机摄影,陈惜惜将胡同里平凡的路人拍出不同的质感。而在她的摄影作品里,你会发现,虽然每一张照片是静态的存在,但却总能在第一时间触动人心。

她的照片是会讲故事的,总能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空间,或许让你联想起小时候的记忆、想到昨天发生的事情。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6张

《门前》Front Steps

而对于如何才能让照片更有“故事性”,陈惜惜也有自己独有的见解。


故事都是由观者用自己的回忆和想象一起完成的,它应该犹如一幅素描,寥寥几笔却又栩栩如生。故事里的人物是独特的个体又是众生的一份子。我在拍照的时候,把光影中的胡同当做舞台,把来来往往的人当做从电影中走出来的人物,我会从人群中挑出视觉符号最鲜明的人来拍,或许是他的衣着,他的代步工具,他的脸部特征让我‘一见钟情’。只要拍到好的人物,观众自然就会运用自己丰富的联想能力,填充故事的细节,这也就是影像叙事最奇妙的地方。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7张

Power Nap 睡午觉-醒来已经是春天了。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8张

Winter March 《冬日前行》

而每天穿梭在各种不同的胡同里,用手机近距离拍摄人物,是很常见的事。

起初拍照的时候不敢拍人,因为害怕会拍不好,更怕会挨揍。后来慢慢开始拍人,由于她的个子比较矮小,又是女生,没有什么侵略性,因此很少会遇到麻烦。

当然,这期间惜惜也曾遇到过一些特别的事情。比如,偶尔会被大叔大爷说两句,不过她觉得也不碍事。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9张

Don't Take My Picture!别拍!

对她来说,最尴尬的一次和拍人没有关系。

她说:“记得有一次大雨过后,我蹲在地上拍水中的倒影,突然有一位大妈站在我后面大声地问'你在拍什么?'我小声地回答'我在拍...光...'巴不得能在地上挖个洞,躲进去藏起来。”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10张

Lovers in the Rain 雨中恋人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11张

Upside Down World 《倒乾坤》

对惜惜来说,每一次的胡同拍摄都会有新的发现,而透过手机镜头,她也重新审视这古老而现代的北京,也不断地探索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,以自己的视角拍下人们心中的北京符号

也因为这样日积月累的拍摄,她把城市纪实而又浪漫的一面呈现给大家,最终也将部分照片收录在《人在北京》这本摄影集里。

在采访时,惜惜也跟我们分享了《人在北京》的创作经历:

一开始拍照并没有想过会有机会出版摄影集,因为没想到用iPhone拍照能出书,《人在北京》书中集合了我在2012年到2016年用手机拍摄的胡同影像,在天天拍,天天分享的过程中累积下来的作品。我在整理上万张照片的过程,经常会非常感动,因为我没想到自己不经意的拍下了这么多作品。而编辑摄影集的过程也有点意思,我每天晚上下班后,会到工作室对面的酒吧,坐在同一个角落,点一杯红酒,然后就不发一言的开始编书,直到晚上11点才离开,赶最后一趟地铁回家,就这样像工人加班打卡一般完成创作。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12张

《人在北京》封面图 / 玩伴 Playmates


手机摄影那些事


在这个智能手机时代,用影像收录记忆成为一种流行趋势,而手机的便捷性,更是为摄影爱好者提供更多创作的可能性,只需一部手机,一些修图软件便可以进行创作。

而如何形成自己特有的摄影风格,这需要在拍摄的过程中不断摸索、思考。

惜惜不是一名专业摄影师,采用的工具也不是专业的设备,手机就是她日常摄影创作的工具。

她经常用手机记录身边的路人,捕捉那些匆匆的瞬间。一直以来她也坚持着一个习惯:拍摄的照片以黑白影调为主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13张

《光影相遇》Encounters of Light and Darkness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14张

《心的地平线》Winter's Horizon

于她而言,“黑白模式”是一种经典性抽象性,也是一种概念性,它能够去掉年代的标签,“让每张照片都好像是今天拍的,也可能是三十年前拍的”。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15张

After the Race 《比赛过后》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16张

Hole in the Wall

当我跟惜惜聊到手机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问题时,她告诉我:

我的照片都是借自然光拍的,我前期最大的功课是找到光影反差很鲜明的构图,锁定好构图以后,我就等人流经过,不断地抓拍。最早的时候用一款叫做Hipstamatic的app拍摄,因为喜欢它复古的黑白胶卷滤镜,现在就更简单了一些,直接用iPhone的摄影应用拍摄。我花在后期处理的时间非常少,修图时间不均60到90秒左右,都是使用Snapseed 简单处理。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17张

《麻将》Mahjong ~ Remixing

因此,她的摄影风格也是极具个性化,她没有把照片当做照片来拍,而是把每帧画面当做一幅画或一句诗,她的追求是拍出意境别人批评她技术不好,她反而不介意,只要能引起共鸣,这渐渐或许也形成了一种摄影风格。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18张

Walls and Shadows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19张

《树》Tree

分 享


近期,惜惜拍了一张《最后一棵树》The Last Tree, 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张照片。

照片是她在新加坡街头,接近午夜时分,用iPhone 11 Pro Max 的夜间模式拍的,她觉得捕捉了一棵大树在钢骨水泥森林中的神秘和威严,让她感动。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20张

“On the last day of the world, I would want to plant a tree. ”--W.S.Merwin


最后她给我分享了一个系列创作,叫《心还在这里》,这是她以一位朋友送给她的木雕为题拍的彩色照片。她有一阵子经常带着它去拍照,主要想表达在乱世中,活在当下,用心生活。

这样的照片让人“ 倍爱之至 ”! 第21张

《心还在这里》

在她看来,“心,不散乱”是拍好照片的真正秘诀,技术层面的东西,相对容易学上手。

此篇文章由DurkBlue博主亲自发布,转载请注明来处哟
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

来源:DurkBlu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保留出处。本站文章发布于 2020-03-18
温馨提示: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DurkBlue博客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。

赞(0)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取消回复

快捷回复:
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636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